新疆唯一一家血液制品生产企业

世界献血者日口号首次提出“捐献血浆”,在我国,血浆依然面临巨大缺口

发布时间:2023-04-12 浏览量:3424

       近日,2023年世界献血者日通告发布,今年6·14世界献血者日的口号是:“捐献血液,捐献血浆,分享生命,经常分享”,这是20届世界献血者日里在口号中首次提到“捐献血浆”。受前几年疫情影响,捐献血浆已渐渐地为人所熟知,那是因为临床发现,新冠病毒感染康复者血液中分离出的合格抗体效价血浆是有效治疗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血液制品,特别是对重症、危重症患者早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今年,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在世界献血者日口号中提出捐献血浆,也再次说明血浆捐献的重要性,同时,也表明了血浆捐献亦是一种爱心奉献。

      那么,血浆捐献除了大家近年熟悉的康复者血浆捐献,正常人也可以捐献血浆吗?

      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平时捐献血浆主要去哪里呢?捐献血浆主要是去单采血浆站去捐献。单采血浆站是卫健委根据全国生产用原料血浆的需求、经济发展状况、疾病流行情况等,按照有关标准和要求并经严格审批设立,采集供应血液制品生产用原料血浆的单位。单采血浆站由血液制品生产单位设置,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单采血浆活动。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医保广覆盖、人口老龄化以及医学临床指南、专家共识等因素影响下,国内血液制品的使用量和临床应用领域持续扩容,市场需求供不应求。据中检院数据统计,2021 年我国公立医疗机构市场中血液制品销售额为430亿元,同比增长11.17%;2021年我国共签发血液制品6,605批次,同比增长12%,其中进口人血白蛋白的批签发数量占比达到64.16%,国产占比仅35.84%2022年国内单采血浆站共采集血浆约10181吨,国内原料血浆供应量及其增速已无法满足持续旺盛的市场需求。

  相比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我国居民献浆意识有待提升,单个血浆站采浆量、每千人采浆量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建议,若要实现白蛋白自给自主,每千人血浆采集量要达到10L左右(2021年我国每千人血浆采集量约为6.53L)
      血浆主要是作为血液制品的原料,那么血液制品主要有哪些作用呢?
      Ⅰ类:白蛋白类制品
      主要用于纠正因大手术、创伤、器官移植等引起的急性血容量减少;处理大面积烧伤、呼吸窘迫等引起的体液、水电解质和胶体平衡失调,以防止和控制休克;低蛋白血症等。
      Ⅱ类:免疫球蛋白类制品
      正常人免疫球蛋白:主要用于某些病毒性传染病,如甲型肝炎和麻疹等疾病的预防。
      特异性免疫球蛋白:与正常人免疫球蛋白相比,具有预防效果更可靠的优点,有的还具有肯定的治疗效果。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制品使用时有较好的大剂量静脉注射耐受性,加之在生产工艺中增加了病毒灭活步骤,提高了安全性,临床适应证不断增多,应用日趋广泛,是当今血液制品产业的主导产品。
      Ⅲ类:凝血因子类制品
      纤维蛋白粘合剂:应用于整形外科、显微外科和神经外科等领域。该制品在生产过程中经病毒灭活处理,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第Ⅷ因子制品
      用于治疗甲型血友病。中纯度和高纯度的第Ⅷ因子制品,不仅体积小、效价高、便于家庭使用,而且因为纯度更高,加之生产过程中进行了病毒灭活处理,所以使用中的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更高。
      凝血酶原复合物浓缩制品
      含有第Ⅱ、Ⅶ、Ⅸ、Ⅹ四种凝血因子,不仅用于先天性第Ⅸ因子缺乏的乙型血友病和少见的先天性第Ⅶ和第Ⅹ因子缺乏症的治疗,还可用于肝病等获得性多种凝血因子缺乏的出血性疾病及产生了第Ⅷ因子抑制物的甲型血友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