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服务全民大健康事业

血液制品的发展历史

发布时间:2022-10-09 浏览量:1642

血液制品的出现起源于上世纪40年代,到现在只有七十年左右的时间。时值二战期间,战场上急需一种安全、有效、体积小、便于保存和运输的血浆容量扩张剂抢救伤员(输注全血进行抢救,受到血型匹配和保存运输的限制,已经无法满足需要)。美国哈佛大学E.J.Cohn教授和其工作小组研究发明出一种被称为低温乙醇法的工艺从人血中提纯出人血清白蛋白,第一种血液制品从此诞生。20世纪40年代初,正值二战期间,战场上急需一种安全有效、体积小,便于保存运输的血浆容量扩张剂抢救伤员(输注全血进行抢救,受到血型匹配和保存运输的限制,已经无法满足需要)。

Dr. Edwin Cohn

哈佛医学院生化专家

1940年创立低温乙醇分离法。

1941年分离出人血白蛋白。

1946年E.Cohn教授发表了其人血清白蛋白的制备工艺,这就是极具历史意义的Cohn 6法。

1949年E.J.Cohn教授又研制成功了用于分离制备丙种球蛋白的Cohn 9法。

至此以后

血液制品产业正式拉开序幕

……

02

发展

DEVELOPMENT

Update and upgrade

1940s 成功分离人血白蛋白

▎此后的数十年美洲大多数血制品生产单位采用Cohn6+ 9

1950s 成功分离肌注人免疫球蛋白

▎形成了完整体系的血液制品工业化生产。

1960s 成功分离人凝血因子Ⅷ

▎Nitschmann和Kistler教授改进Cohn6+ 9法并提高了收率。

1970s 人凝血酶原复合物PCC问世

▎全层析工艺(Pharmacia工艺、 Rh工艺)、亲和层析、 S/D病毒灭活、病原体筛查 。

1980s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3rd IVIg)问世

▎基因工程技术得到了空前发展,出现以基因工程技术制备的血液制品。

2000s 皮下注射丙种球蛋白(4th IVIg)

▎各项工艺技术仍在不断革新和突破当中!